建安十八年冬,北风如刀,刮过濡须水岸。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南下,旌旗蔽空,战船如云,意图一举踏平江东。
东吴营寨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如重枣的将领正凝视着河对岸连绵不绝的敌营。他叫徐盛,时年三十有五,虽已是经年宿将,却从未面对过如此庞大的敌军。
“文向,曹军势大,主公已有退意。”吕蒙走到徐盛身边,眉头紧锁。
徐盛目光坚毅:“若此时后退,江东门户洞开,必遭涂炭。盛愿立军令状,必教曹贼不得越濡须半步!”
孙权得知徐盛请战,亲自来到前线:“文向真有把握?”
徐盛单膝跪地:“请主公赐我船只木材,三日之内,必让曹操知我江东有人!”
是夜北风更烈,徐盛率百余名敢死队员乘小舟悄然出水。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竖木桩、拉铁链,曹军哨船发现后,徐盛亲自断后,左臂中箭仍力战不退。
展开剩余69%第三日拂晓,大雾弥漫濡须水面。曹操率众将登高观察吴军态势,忽然雾中隐现无数楼船战舰,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曹操大惊:“孙权何时有如此水军?”
谋士蒋干道:“丞相勿忧,此必是疑兵之计。”
然而就在他们议论间,雾中吴军战船阵列变幻,俨然有进攻之势。曹操生性多疑,恐中埋伏,急令各船不得妄动。
实则徐盛仅有二百轻舟,他令士卒扎草为人形着衣甲,船上遍插旌旗,敲锣打鼓以为疑兵。又趁夜色在濡须水口筑起临时围篱,布下暗桩。
曹操谨慎,派张辽率小队试探。徐盛亲乘艨艟,率敢死队突袭,竟然击退张辽。张辽回报道:“吴军防守严密,士气正盛,不宜强攻。”
相持月余,天气愈发寒冷。那日清晨忽起南风,徐盛心生一计,命收集营中所有油脂、柴草,制成数百火筏。
夜深时,东风忽转南风,徐盛亲率火筏顺风而下,直冲曹军水寨。同时令军士齐声呐喊,鼓噪而进。
曹军大惊,以为东吴全军来袭,黑暗中自相混乱。火借风势,很快点燃了数十艘曹船。
徐盛站在船头,挽弓搭箭,直指中军大旗:“江东徐盛在此,曹贼敢决一死战否?”声如洪钟,穿透夜空。
曹操在远处望见,不禁感叹:“江东有此良将,非可图也。”加之军中疫病流行,终于下令撤军。
徐盛率军追击二十里,斩获无数。此战过后,“徐盛疑城”威震天下,江东士民皆称其为“铁壁将军”。
战后庆功宴上,孙权亲自为徐盛斟酒:“文向以少胜多,筑铁壁于濡须,保我江东平安,功莫大焉!”
徐盛拜谢:“盛不过尽人臣本分。江东之地,一寸山河一寸血,岂容他人觊觎?”
此后十余年,徐盛镇守东吴北疆,曹魏再不敢轻易南犯。黄武五年,徐盛病逝于任上,孙权素服举哀,哀叹:“朕失一面铁壁矣!”
濡须口畔,后人立碑记曰:“这里曾有一位将军,以勇气为砖,以智谋为泥,筑起看不见的城墙,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徐盛之名,自此与江东风云同铸,永载史册。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客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