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秋天,天气转凉,阳气渐收,人体的元气如果守不住,就容易生病!那怎么养阳呢?真正聪明的人,会先扶正气、温经络,有一件事比吃补药更有效,那就是——艾灸。
为什么秋天要艾灸?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就是收敛阳气、养护正气的季节。可问题是,现代人普遍阳气虚弱,秋天一收,就收得人没精神,气血也跟着下降。
图片
艾灸用的是纯阳之性的艾草,点燃之后,温热透经络,直达脏腑。它既能补,又能通,既能温阳,又能养气血。尤其在秋天,外界寒凉渐起,体内阳气容易被压制,适时艾灸,让元阳不至于过早消散。
男人艾灸:固元阳,强肾气有些五六十岁的男性,表面看起来挺壮,实际上阳气早就透支:腰酸背痛、怕冷、性功能下降、夜尿频繁,这些都是典型的“肾阳不足”。秋天如果不及时养护,到了冬天毛病会更明显。
男人想要固护元阳,可以常灸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命门穴(腰眼中间)。
关元穴是“培补元气第一要穴”,艾灸它,能温阳固本,增强生机。
命门穴,顾名思义是“生命之门”,灸一灸能温肾阳、壮腰膝,让男人的精气神重新振作。
图片
女人艾灸:补气血,暖宫调经女人的身体更容易气血不足,尤其是进入中老年阶段,脾胃虚、血行弱,面色一天天暗下来,手脚一年比一年凉。有些人一到秋冬,手像冰块,晚上根本睡不踏实。
女人秋天艾灸,重点在于补气血、调冲任。我推荐两个要穴:足三里和三阴交。
足三里是“长寿大穴”,灸它可以健脾胃,生气血,气血一充足,脸色自然红润。
三阴交是妇科要穴,灸它能调和肝脾肾三经,暖宫止痛,改善月经不调、失眠多梦。
艾灸对女人来说,就像一个天然的气血银行,秋天多存点,冬天才能稳稳当当地过。
艾灸的最佳时间与方法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艾灸最合适,其实秋天有个关键时机——长夏过后到深秋之前。这时候天气还没完全转冷,阳气在体内逐渐收敛,如果这时灸一灸,等于把阳气锁在身体里,效果事半功倍。
方法上,建议每次选1-2个穴位,坚持灸20-30分钟,每周2-3次。
男人以腰腹部穴位为主,如关元、命门;
女人则多用足三里、三阴交,也可以配合关元穴。
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温热不烫为度,最好能灸到皮肤轻微发红、微微出汗,这样气血才真正被激活。
图片
艾灸胜补药艾灸是调动身体自身的正气。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正气充足,吃进去的营养才能被吸收,身体才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补药再好,也得靠脾胃运化;脾胃虚寒的人,补药只会增加负担。而艾灸先把脾胃阳气温起来,把经络疏通开,再吃饭、喝汤药才真正有效。这就是治本的养生思路。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客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