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次主动撤回之后,晨泰科技(834948)再次闯关IPO,此次选择了北交所。报告期(2022-2024年),晨泰科技营收分别为4.38亿元、4.9亿元和6.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0.8亿元和1亿元。公司营收和盈利均创自2015年9月股转系统挂牌有公开信息以来的新高。
无疑,此时上市能获得一个不错的估值。《财中社》发现,晨泰科技的高成长业绩,有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更换周期的贡献,也与自身更激进的销售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对此前两次频被问询的低价转让控制权问题的解释,是否能说服北交所上市委尚是一个未知数。而公司在股转系统信披接连违规被罚及频频的年报更正,或许意味着公司内控尚有改进的空间。
原实控人担保债务出现逾期 低价转让控制权
晨泰科技的主营产品为智能电表、计量配套设备及新能源充电桩,其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及下属公司、南方电网及下属公司、蒙西电网及地方公交公司。公司营收超8成来自智能电表、计量配套设备等。
公司于2015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0年底向科创板申请IPO,历经两轮问询回复后于2021年7月撤回IPO申请,此后又开启了向深交所创业板IPO之旅,不过在经历两轮问询回复后于2023年9月撤回,本次向北交所是公司第三次IPO。
展开剩余83%过往两次IPO,原实控人在旗下公司出现担保逾期时低价进行股权转让备受交易所的关注。
晨泰科技成立时间并不长,公司于2010年12月成立,由自然人李庄德、沈秀娥以现金方式出资成立。2010年10月以每股1元增资,注册资本变为8000万元。
2013年4月,李、沈二人把其持有的股份以7520万元转让给新泰伟业,后者是由其子女李泽伟、李梦鹭出资成立的公司,两人分别持有70%和30%,两人均是90后,分别出生于1993年9月和1991年3月,分别在2014年5月和2019年11月入职晨泰科技。也就是说,当时股权转让时,两人并不在公司任职,要么刚毕业,要么是还在上学,当时转让的理由是“避免未来仓促交班给晨泰科技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事后看,这一转让堪称地板价。半年后的2013年10月,新泰伟业将800万股晨泰科技的股份以每股1.6元转让,此后的2015年5月,晨泰科技增资,每股价格为11.88元。另外,虽然晨泰科技没有披露2012年的经营数据,不过,2013-2014年,晨泰科技营收分别为3.24亿元和3.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和0.58亿元。
事实上,李庄德、沈秀娥还控制了晨泰集团,其成立于1997年11月,也曾经营智能电表业务,为解决同业竞争,晨泰集团在2012年把相关主要资产转让给晨泰科技,并逐步减少智能电表业务。
在转让股权之前,晨泰集团在2008年与温州民营企业为获得日常经营资金,通过互保形式获得银行贷款,在2012年晨泰集团向晨泰科技转让资产时,已有一家非关联的票据出现了违约。据当时公司对科创板上市委的首轮回复函,从2012年底开始,晨泰集团担保的多笔贷款已经出现逾期,从2012年至2018年担保的8家企业出现逾期,晨泰集团的贷款也于2018年违约。事实上,李庄德已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且李庄德夫妇控制的晨泰集团、华灿电子均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
低价转让控制权,也难免会陷入逃债的质疑,对此,在2020年底提交的科创板招股书中,李庄德、沈秀娥表示,不存在与其他企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且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上述股权转让行为已超过 5 年,撤销权已消灭,转让合同有效。
虽然资产和股权发生了变更,但晨泰科技控股股东新泰伟业与晨泰集团之间有密集的资金往来。据问询函披露的新泰伟业资金现金分红和股权转让流向,2013年12月至2020年2月,新泰伟业为晨泰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资金超过3.63亿元,主要是归还借款或者借款。
高增长或透支
从公司营收看,晨泰科技过去三年营收保持了较好的成长性。这一方面受益于电网的设备更新周期,一般而言,智能电表的更换周期是5-10年,2021年进入景气周期。
在上一轮成长期,2014-2016年,晨泰科技营收分别为3.85亿元、3.95亿元和4.77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在2015年达到0.65亿元。不过,此后,公司营收多年徘徊不前,直到2023年才突破前期高点,归母净利润直到2022年才超过2015年的阶段高点。
由于下游是电网公司,导致其客户集中度异常高。
报告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收入分别为4.14亿元、4.62亿元和6.58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分别为94.49%、94.18%和95.81%,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来自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合计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35亿元和5.96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分别为86.51%、88.67%和86.71%。
这也导致下游对其有较高的占款。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价值分别为1.96亿元、2.07亿元、3.25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之比分别为38.31%、34.44%和36.86%。其中,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67亿元、1.79亿元和2.6亿元,应收账款的飙升支撑了营收的高增长。
不过,即便如此,晨泰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好于归母净利润主要归功于公司对上游供应商款项的挤占。报告期各期末,晨泰科技的应付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分别为2.42亿元、2.4亿元和4.4亿元,在2024年增长较快。
晨泰科技把炬华科技(300360)、西力科技(688616)、迦南智能(300880)、万胜智能(300882)和煜邦电力(688597)列为可比公司。报告期,可比公司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2.94次、3.31次和3.45次,而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58次、2.6次和2.75次,报告期各期均不如行业均值。
除了回款更慢之外,晨泰科技或许还牺牲了毛利率。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05%、34.11%和29.1%,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33.77%、35.04%和35.86%,公司再次全面落后于行业均值。
信披问题频发
虽然很早在新三板挂牌,但晨泰集团的信披问题却接连被全国股转系统出示警示函。
2021年初,因为截至2020年8月31日未披露半年报,晨泰科技及时任董事长项超、时任董秘刘光被全国股转系统出示警示函。
2024年12月,晨泰科技公告收到全国股转系统罚单,控股股东新泰伟业、晨泰科技被出具警示函。2016年1月,公司控股股东新泰伟业由第三方代为持有晨泰科技1730万股,构成股份代持违规,公司未及时披露该次股份代持情况,后于2024年9月24日补充披露。时任董事长项超、董事会秘书刘光知悉股份代持情况后未及时披露,未能真实、勤勉履行职业,负有责任,也均被出示警示函。
此外,晨泰科技的公开信息也出现多次更正。从2016-2024年,晨泰科技每年均对财报数据发布更正公告,其中涉及对银行借款、在职人数构成、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准备金等数据进行更正。如此之多年份出现更正,且涉及了诸多会计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财报质量尚待改进。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客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