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阿姨在药店买降压药时发现,同样的降压药,女儿工作的城市比老家便宜了近三成。这让她十分困惑:不是说全国医保统一了吗?怎么药价还差这么多?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说明。
全国医保统一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优化药品采购机制,解决药价参差不齐的问题。以往,各省集采平台相对独立,药企利用信息壁垒,在不同省份以不同价格挂网,导致药价差异大。比如同样的感冒药,在A省卖15元,到了B省就敢要价25元。如今,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建成,打破了这一壁垒。
2024年国家医保局开展的“四同药品”专项治理,要求同通用名、剂型、规格、包装的药品在全国执行统一价格。数据显示,该政策实施后,全国范围内超千种药品主动降价,平均降幅达15%,药价差异明显缩小。
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是降价的关键手段。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多批次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超50%,部分甚至降超90%。医保统一后,全国采购量更大,议价能力更强,药企为进入医保目录,往往愿意大幅降价换市场。
不过,创新药、专利药因研发成本高、有市场独占性,短期内价格可能仍较高。但长远来看,随着医保政策优化和仿制药上市,其价格会受市场竞争调节。
总体而言,全国医保统一正在让虚高的药价慢慢降下来。虽然完全实现“全国同价”还需时日,但老百姓买药负担越来越轻已是不争的事实。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客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